北京中科专家 https://baike.baidu.com/item/刘云涛/21900249工信部-批红头文件是年的第2和第3个公告批次,分别于2月13日和3月6日下发。同期下发年第2批和第3批《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见《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公告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批)年第5号》和《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公告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批)年第9号》。虽然时至今日已近一个季度,但由于工信部数据库往往有延迟20天以上的习惯,加之考虑本系列文章也有作为客车行业客观记录的目的,因此将2个月合并成一篇文章,进行整体盘点,按此频率,下一期将是-批的盘点。由于目前工信部尚未更新第批数据库,最快也要在5月中旬发布,笔者制成数据库再予以分析也要在6月初,故本类盘点依然不“过时”。工信部-批基本情况由于每月的红头文件车型都是在上个月10日申报截止,因此可以认为1月时的申报行为尚未受疫情影响,车企也依然在按正常节奏申报新产品,今年2月期69款,去年2月期62款,单纯从数量来看同比还略有增长。但从1月底的春节假期开始,全国范围的新冠疫情全面爆发,第三方检测机构和试验场也陆续受到了较大冲击,进而直接影响了2月10日的申报节点,导致3月期公告车型数量的全面走低,仅有18款新产品,这也是近12个月以来的最低值,中国汽车工业受疫情影响可见一斑。-批大中型客车行业共申报87款新品:依然以公交产品为主,达到67款、占比接近八成,同比份额更大一些。座位产品为17款、占比两成,虽然份额下滑,但按照惯例,二季度开始座位新品会出现放量式增长,后续依然可以期待。校车新品则只有3款,继去年12月期的高峰后,在春季学期来临之际进入低谷,不过由于疫情影响,目前绝大多数初中以下教育机构尚未复学,这对校车客运也产生致命打击,使得原本已不富裕的市场雪上加霜。对于新能源客车,笔者已考虑在今后的“新能源推荐目录盘点”系列文章中予以表述,并已从批和年第5期开始,故而本文也不再对新能源客车部分进行过多着墨,请读者周知。从燃料结构来看,常规燃料依然主要出现在非公交类产品中,尽管有国六排放的限制,然而国六座位车依然大量出现,NG也不再是唯一“过审”的法宝,反而有被市场边缘化的趋势。本期公交新品依然出现了1款NG新品,即批申报的江淮轻汽JBG城市客车,这属于早年江淮客车星巴系列的一种。在安凯客车被中车收购上市公司股权后,江汽集团的客车业务也需寻找新的发力点,不过旗下依然有整车56号的江淮汽车HFC、民用改装类第(十二)03号的江淮客车HK和第(十)22号的江淮轻汽JB,尚留有底牌。至于江淮轻汽,则是年12月第批从扬州江都的江苏女神汽车集团公司变更而来。从长度分布来看,本次出现了3款9米级校车新品,但这依然是客车产品的“分水岭”:左侧5-9米49款,右侧10-14米35款,中型、轻型要好于大型、特大型产品。具体而言:本次行业新品集中在8米级26款和10米级23款,数量尤为突出。其后的5米级、6米级和12米级都在10款上下,属于第二梯队。为表明常规燃料在各长度的占比,特意将其列为贴近坐标轴的一项,由此可知常规燃料在各个长度段都有均匀的分布,其中10米级更加突出,主要是座位客车,尤以10.99米为最,后文亦有表述。本次列出新品数量大于2款的所有企业,共12家、67款,累计占比重新恢复接近八成份额。具体而言,中通、比亚迪均为12款,与北汽福田7款并列三甲,其余几家也都是“知名企业”,宇通、海格、金旅、申龙等传统企业,依托大型汽车集团的中车、广西汽车(五菱)、重汽(合并原济南豪沃)、吉利(远程商用),以及中兴智能ZTE。与年市场端数据相比,也大多是这些企业榜上有名,行业格局已变从产品端也可得证。客车行业如今已进入十分明显的“马太效应”时期,或称“强者恒强,弱者愈弱”,一方面是少数用市场端的优异表现反哺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开发新产品、进入“良性循环”上升通道的大厂,另一方面则是大多数意欲只用几款新品就试图撬动庞大市场、却最终陷于“恶性循环”的地方小厂,纵有“长尾”相辅,也终究只有一成的市场可供挣扎。与乘用车行业高度集中的格局相比,客车行业在年新能源补贴政策颁布后(销量辆才有单次清算资格),似乎也进入了行业整合的快车道。前文提及,此后新能源客车相关分析将在笔者的推荐目录分析篇进行,但考虑从批的第年第5批才开始,故此前的批次仍在新产品公告分析中暂留。-批,行业共申报70款新能源新品,纯电动以58款、重新恢复八成占比以上,混合动力5款和燃料电池7款。从储能类型来看:LFP磷酸铁锂电池继续把持了纯电动、混合动力和燃料电池三种类型的领跑地位。纯电动的“双电”模式也有1款,即江苏友谊客车的ZGTLBEV1,采用合肥国轩LFP磷酸铁锂和上海三玖SC超级电容的组合,在年出售给中汽瑞华后,友谊客车亦显沉寂、少有信息。燃料电池客车本次均为燃料电池FC和磷酸铁锂LFP的组合。从新能源客车新品的储能装置企业来看:纯电动新品为磷酸铁锂LFP的天下,近七成为宁德时代(含1款为郑州深澜提供单体),继续巩固龙头地位。比亚迪由于多款新品申报,也有内配的12款电池上榜。其余知名电池企业国轩、亿纬锂能也有身影,但客车企业旗下的郑州深澜、金龙新能源和开沃创源天地同样不容小觑。在客车市场整体遇冷之际,客车企业也开启对零部件的整合,纷纷以整车企业的名义开始申报电池或电机公告,这对独立第三方的零部件供应商也是一种新的挑战。燃料电池方面:本次潍柴集团在燃料电池方面发力较多,包括潍柴新能源2款(为重汽配套)和股市收购的苏州弗尔赛1款(为亚星配套);河南豫氢本次与金旅客车合作有2款,分别采用平煤国能和河南锂动的LFP电池,或许也是针对河南市场而来;而江苏兴邦与开沃合作有南京金龙NJLFCEV1,目前兴邦氢燃料也开始在江苏盐城小批量示范应用。驱动系统方面,继续选择纯电动客车作为分析对象,共计58款。内配方面,本次共有12个品牌上榜,比亚迪本期12款为最,中车电动3款其次,但其他各家也都只有1-2款装机记录,包括潍柴新能源(为中通、重汽配套),以及此前提过的中通与上海电驱动的合资企业山东通洋。外配电机方面,本次有10家企业入围,但数量较多的只有精进电动、苏州绿控、凯博易控和株洲电机4家。进一步分析各类产品的细分长度。公交结构新品方面,传统的“四加一”格局延续,10.5米大型公交以18款新品居首,8米10款、8.5米和12米皆为8款,以及6.6米6款,共同构成当前公交行业的主流产品。随着年补贴政策的出台,此前业内担忧的“后补贴”时代并未如期而至,甚至继续延长了2年时间,这既使大部分谋求补贴的车型得以延续,也使得一些原本不符合新能源标准的车型有“落空”之嫌。但目前其他类新能源车型依然在有条不紊的申报,似乎说明了依然有车企在坚持“不以补贴为目的”的特殊车型,本次的2款5.9米车型便属此类,分别是比亚迪BYDB3EV1和奇瑞万达WDBEVG01。值得注意的是,行业中出现了盘式电机这种新的形式,在传统8.5米基础上,通过略微加长车身而改为前后门布置,提高车厢内利用面积,这在笔者年第5批新能源推荐目录分析中已有阐述,本次则有厦门金旅XMLJEVP0C,也是行业中的首款车型(此前盘毂曾为金旅星辰扩展公告)。非公交结构方面,从座位、中巴和校车三个方面分析。座位结构新品方面,营运型目前以10.99米成为绝对热门,一举替代此前10.5米、10.8米和11米三个细分长度。传统中客方面,8米和8.9米依然有一定数量,国六排放对座位车的影响依然不大。另一种以“城市客车”名义申报公告的座位车,本次8米和12米各1款。金旅对其锦程中客进行facelift的XMLJ16Y也已问世,但这只是外观上的更改,并无结构创新,只做一般看看即可。数年前金旅开始流行“微创新”理念,即在主体结构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小改小革”,比如发光式logo、“永远向上”的轮罩logo。早些时其已对大客凯歌进行造型选装式,本次对锦程的“微创”亦属其类。中巴结构新品方面,本次引入一种新的结构——“无人”,即“无人驾驶”之意,不过由于现在的公告车型依然需要有驾驶员,笔者仅指诸如金旅星辰之类的产品,虽然结构与传统中巴有较大差异,但仍可归于其类,特此说明。本次大金龙的2款“无人”中巴XMQAGBEVL/1也问世,开始丰富这一产品种类,金旅星辰也不再“独美”。其他类型方面,长头中巴的6款均为广西汽车申报,也可看出其目前依然依仗此类产品。中巴结构还有考斯特4款、传统中巴2款和平头中巴1款。值得注意的是,中通客车在保留其C7高端商务中巴的同时,也开始发展四代Coaster外观的LCKD6H。目前“四代考”也逐渐成为新一代“原型车”,不过尚是江浙一带车身供应商拼出的低端“样子货”,已经有大金龙、江苏上驰申报公告,以及牡丹客车、无锡中车等样车流出,但充其量也只是农客中巴的一个变种,离高端或者商务尚有差距。此外,宇通本次申报的ZKD51传统中巴也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