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汽车这几年到底怎么了?”近10年,江淮汽车经历了各种重大变化:从商用车市场转向乘用车市场转型,再到全面发力新能源市场;坚持对技术持续投入,构建了不输于国内其他自主品牌的研发体系;加大对外合作力度,和大众汽车合资,和蔚来汽车合作……江淮汽车在不断寻求改变,与此同时,其内部的运营体制和思维模式也在和外界碰撞与交融。但是,当中国市场突遇“寒冬”,江淮汽车陡然面临销量下滑与品牌信任等现实问题。江淮的诸多改变是否卓有成效?这引发业界对这家安徽车企的注意。▼转型难以适应市场变化事实上,在过去55年,江淮汽车一直在努力抓住每一次机遇。-年期间,江淮汽车推动企业从商用车领域向乘用车领域转型。当时,江淮汽车面临的选择是:只做商用车,江淮会过得很舒服;转型做乘用车,缺乏必要的积累,极有可能会严重亏损,甚至彻底失败。改变、转型,抑或维持现状,江淮汽车不得不做出选择。“我们是做商用车出身的,很多情况不适用乘用车。如果我们当时没有抓住这一波行情起来,江淮汽车(乘用车业务)可能就再也起不来了。”江淮汽车高层向《汽车通讯社》表示。纵观行业内车企,由商用车转战乘用车市场,无不遭遇困难。无须讳言的是,在乘用车领域,由于经验不足,江淮汽车也走了一些弯路。难能可贵的是,在55载征程中,江淮人从不畏惧困难,往往在克服困难之后开拓出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汽车市场进入下行通道,合资品牌进一步下探,年整体乘用车市场同比持续下跌,加上新能源补贴退坡、国Ⅵ排放升级,自主品牌尤其是地方国有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面对重重挑战,江淮汽车如何应对?“归根到底,还是要牢牢把握用户需求。”痛定思痛,江淮进行了系统复盘和深刻总结。江淮人认为,从本质上看,不管商用车还是乘用车,都是要把“以用户为中心”做到位,做得彻底,就能脱颖而出;做得不好,就会交上昂贵的学费。对商用车用户来讲,更多的是考虑应用场景多、品类丰富、品质可靠;对乘用车用户来讲,首先是品牌要从情感上打动用户,比如说颜值要足够惊艳,并尽力让消费者拥有超值体验——这就要求在前期花更多时间调研,精准识别用户,打造爆款车型。早在年,江淮汽车便提出四个转变,从竞争导向向客户导向转变、从技术导向向价值导向转变、从制造导向向营销导向转变、从销量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这是发展观念的转变,是适应市场变化重塑体系的起点,从研发、制造、体验等全流程持续创造用户价值。年8月,瑞风S3一进入市场就征服了消费者,凭借超高的性价比优势,瑞风S3仅用4个月时间就从辆上升至辆;随后江淮保持瑞风S3车型的改款速度,不断为这款车型增加竞争砝码,助其月销量多次超过两万辆。年1月,江淮汽车的月销量达到转型以来的巅峰,当月销量辆;其中,瑞风S3销量为辆,瑞风S2销量为辆,瑞风MPV销量为辆。终其年,江淮汽车的月销量都维持在3万辆以上。所谓转变,就是要不断突破认识的天花板,在阵痛中砥砺前行,迎来脱胎换骨的焕新局面。然而,巨轮要转身并不容易,江淮人有过梦想,有过实干,有过辉煌,也有过挣扎。转折点发生在年。来自中汽协数据,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迎来28年来首次下滑。实际上,在年,中国乘用车市场的竞争激烈程度就远超以往,相比之下,江淮汽车的感受更为强烈。在接下来的年,乃至年1-9月份,江淮汽车一直处于下行状态。“当江淮汽车销量开始走高之后,内部很多人的毛孔都张开了,对自身的实力产生误判,觉得自己很厉害。”江淮汽车某高层领导向《汽车通讯社》表示,“当市场一下子下来后,我们的渠道开始不适应,我们的人员开始不适应……我们整个体系都对市场产生了不适应,没有办法及时应对市场变化。”外部市场下滑、内部体系不适应,使得江淮汽车的销量再次陷入低谷状态。“你们以为江淮现在不好,其实江淮一直就没多好过。在我的印象里,一年能挣十五六个亿已经是最好的时候。我们的底子虽然薄,但是我们的心里没那么脆弱,要保持江淮汽车创业时那股大气的精神。我们要对江淮汽车的发展负责。”这位高管坦言。▼坚持对研发持续投入江淮汽车的团队可能不是爆发性选手,但就像下围棋,按照自己的节奏,一步一步来。根据江淮汽车提供的资料,以江淮汽车年营收亿元至亿元计算,江淮汽车每年的研发投入占比为4%至5%。“对于我们的发展来讲,第一条就要持续研发投入。像我们这样一个单薄的企业,每年都能保证在20亿元以上的研发投入。我们没法跟其他人比,至少我们在努力,持续投入,保持后劲。”江淮汽车某领导表示。当前,江淮汽车已经生产及销售超过万辆乘用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建成了乘用车的完整体系,包括供应链体系、研发体系、制造体系、人力体系……到了现在这个规模,我们的体系已趋于成熟。接下来,我们就是要抓住一个机会,把销量冲上去。”江淮汽车某领导告诉《汽车通讯社》。在对江淮汽车技术中心的采访过程中,《汽车通讯社》参观了EMC实验室、NVH试验室、VOC试验、汽车安全试验室等,这些实验室需要大量的资金才能建设完成,都是江淮汽车过去多年对研发工作持续投入的结果。在此之前,《汽车通讯社》也参观过国外车企及主流汽车品牌的相关实验室,除了占地面积不同、部分设备不同以外,其他并无太多区别,都能满足国标、美标、欧标在内的众多标准要求的试验验证工作。在江淮汽车新港基地,《汽车通讯社》参与了江淮汽车高环跑道的试车工作。据了解,这条高环跑道于年10月18日建成通车,这是国内整车试验场首个三圆弧高环跑道,对后期国内汽车试验场建设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5.2公里高环实验跑道环绕厂区,这也是国内、国际为数不多的拥有高环试验跑道的生产厂区,将进一步强化新产品试验验证能力。▼学习大众:从12到52此前,江淮汽车对新产品的量产管理工作比较粗放,按照一年十二个月的标准推进;在引入大众汽车的管理体系后,江淮汽车的管理精度也跟大众汽车一样,按照一年五十二周推进,把工作细化到每周。随着管理精度变小,江淮汽车的工差也随之缩小,流程中的节点、评审的内容也发生变化,变得更加细致。除了独立自主构建研发体系和制造体系,江淮汽车也终于开始接触国际一流标准。与一汽集团、东风汽车、长安汽车等大车企集团不同,在过去十多年,江淮汽车一直处于独立自主的发展状态,没有机会接触国际一流车企研发和制造体系。“原来我们开始造车,没有人教,都是自己摸索,买来其他人的产品过来,一点点研究,我们怎样做才能达到人家的‘值’。”江淮汽车一位技术人员告诉《汽车通讯社》。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合作,正在从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等方面改变江淮。大众全球有这样一个“活动”,即包括工程师、试车专家、高层领导在内的、不同层次的人员对车辆进行系统性评价;大众的产品跟竞品车型一起,对应不同路况,针对车辆的不同性能,对车辆进行整体摸底,评价这辆车的状态,找出存在问题,然后再进行对应的提升。在江淮大众,大众的专家同样引进了这样一套体系,让德国专家跟江淮汽车相关人员在同一辆车上试车……“这个提升从我们研发角度,我认为应该是全方位的,从理念到行动。第一个是在认识方面,德国专家对于车辆性能的认识是我们要学的,让我们在理念层面发生很大的变化。如何从性能角度去定义一款好车,我们叫十大系统需要达标,例如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平顺性等等。”江淮汽车技术中心副主任唐程光告诉《汽车通讯社》。以江淮大众首款产品思皓为例,首款产品由江淮方面提供技术,但是在“三电”领域及其他主要部分,则按照德国人提出的标准进行改进。在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过程中,江淮汽车高层提出,江淮大众不再设新的生产线,新产品就放在江淮汽车的生产线上生产。共线生产的目的,就是要大众汽车方面对江淮汽车的生产线进行改造,达到大众全球工厂相同的标准,这样下线的新车也能符合大众汽车的标准,达到相同品质。年2月起,江淮汽车各制造厂开始全面应用德国VDA质量管理体系,分系统、分领域培养了50名审核专家队伍,按照月度开展审核,在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力求达到完美。在江淮乘用车一工厂,在冲焊车间,江淮汽车引入蓝光自动化监测体系;在总装厂,江淮汽车引入扭矩在线监控系统(TLD)、淋雨漏水检测探针……在《汽车通讯社》参观一工厂的过程中,发现思皓E20X与江淮iEVS4、嘉悦A5确实是在同一条生产线上制造。在江淮汽车的员工食堂,《汽车通讯社》也发现了数十名外国人在排队取餐,江淮汽车员工告诉《汽车通讯社》,这些都是来自大众的专家,来参与江淮汽车生产线的评审和改进工作。此外,江淮汽车员工还告诉《汽车通讯社》,每隔三个月,江淮方面都会派一批员工到大众汽车西班牙工厂工作,学习大众汽车全套的流程和标准。除了向大众汽车学习以外,江淮汽车还与蔚来汽车合作建设了一座高端新能源汽车制造基地,即江淮汽车乘用车三工厂。三工厂是江淮第一个轻量化车身(铝车身)制造基地,采用“互联网+智造”模式,拥有国内自主品牌首条全铝车身生产线,铝材的使用率高达96.4%,这也是全球量产的全铝车身中最高比例的铝材应用量。三工厂配备大量智能化设备,焊装整体自动化率更是高达98%,达到世界一流水平。蔚来汽车董事长李斌曾评价,这座工厂的先进程度远超保时捷。今年7月,J.D.Power公布了中国豪华电动汽车的质量评价,其中出自江淮汽车三工厂的蔚来ES车型排名第一,超过了宝马汽车。在采访过程中,江淮汽车乘用车三厂厂长牛斌向《汽车通讯社》表示:“以前造车,心里面没底,不知道自己的制造水平到了什么程度。现在,接触完大众和蔚来的标准,知道了什么是高端标准、体系,既学到了东西,也知道我们也能达到国际一流标准。”▼嘉悦A5=18万元的大众产品走过55年的江淮,此刻正迎来乘用车3.0时代。年9月,江淮首款掀背式运动轿车嘉悦A5重磅亮相,掀开江淮乘用车3.0时代。嘉悦A5与江淮大众共线生产,同为大众全球品质标准,造型动感、空间越级、配置丰富、底盘调校优异。据了解,江淮汽车的1.0时代,即学习先进的理念,学习精准的定位,学习严格的品控,瑞风MPV风靡全国;在2.0时代,江淮乘用车整合精英团队,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全球研发中心,瑞风S3走向全世界,成为了出口冠军。伴随着核心技术的自主储备和整合全球资源带来的品质提升,江淮乘用车迈入3.0时代。“原来我们认为一个什么是好车,那肯定底盘扎实、动力强劲的车是好车。现在讲一部好车一部好车的顺序发生变化,第一颜值要高,第二配置要高,第三是内饰不错,然后底盘好、动力强,是这个顺序。”江淮汽车副总经济师、乘用车营销公司总经理张文根表示,在造型方面,这款车由江淮汽车意大利研发中心操刀,主导整个造型设计,全面迎合当代中国年轻人的审美。此外,整车再由大众汽车方面的专家进行改进。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告诉《汽车通讯社》:“在嘉悦A5上市之前,我们已经请大众的专家做了几轮评价,也按照他们的一些意见和建议,对嘉悦A5进行了多项改进。”张文根向《汽车通讯社》表示,大众汽车的专家在评测完嘉悦A5之后,“写了个18万”,即这款车型等同如果在大众汽车的体系下18万元级别的产品。为了卖好嘉悦A5,江淮汽车还在渠道上进行创新,不再大规模建重资产的4S店,而是将渠道下沉,建设轻资产的符合“4S标准”的网点,充分接触中国小城市、乃至县乡的年轻人。“其实今年整个市场环境都不太好,我们也不好。但是至少我们没有像有些企业想倒下去,还在往上走。实际上,我们这两年的时间其实就干一件事情,就是我们把产品做好。”张文根向《汽车通讯社》表示。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