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展深察中国品牌冲高是否有戏

上图:国际范儿的展台上,一台比例细节做工极具水准的概念车前,两名貌似设计师或开发人员的老外正在对车子评头品足,相互交流着什么。

这是国际车展上司空见惯的一幕,可是大家细看一下背后的屏幕上——没错,这是吉利展台,车是这回上海车展首发的帝豪概念车。

其实每次国际车展,中国自主品牌展台上出现一些光鲜的概念车并不足以为奇,这些车大多是聘请国外设计公司“一条龙”服务的,从设计到展车制作,往往“客户”可以撒手不管。这些车既不会影响厂商未来设计取向,也不会带来设计开发水平的提升,更多只是向观众交待——或者向领导交待。

但这回上海车展,我看到中国品牌的参展新车水准有了整体性提升,设计更顺眼、做工更精良(至少展车如此),尤其是那些已经宣称会量产或看上去很可能量产的车型,真的让人看得见中国品牌在未来1-3年的产品力会有大提升。

目前中国品牌高端轿车的标杆吉利博瑞我们就不说了,说几款紧跟在吉利博瑞身后,可能或号称要来的中国品牌大豪车——

首次参展、但已经完全是量产状态的广汽传祺GA8。外形设计没有鲜明的特点,但车厢内部豪气逼人,完全达到C级甚至D级(简单说说概念,C级是奥迪A6,D级是奥迪A8)车的水准。广汽已经把老的阿尔法罗密欧平台用在了多款现有车型上,暂且不知道他们对未来的高端车有怎样的技术积累。

东风展台放出了量产版的东风1号。方方正正的外形线条,属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设计思路,看上去也略有一点过时感。内里据说是全套PSA技术,包括底盘和三款发动机都来自PSA,再次暴露国字号老大老二的不争气——这样的高端车即便造出来了,技术也是别人的。

众泰Z是一台轴距3米的大轿车。车头格栅、保险杠的设计依然带有大众的影子,但总体已经摆脱了众泰这几年给人的山寨形象,展车的车身做工精致度也甚好。众泰的展馆就在吉利对面,厂家的人现场向我介绍说Z九月就能上市。我问:能比得上博瑞么?TA果断回答“必须承认差距还是有的”。这种心态我很赞赏。

再看这张老面孔:江淮A60,曾用名“瑞风A6”,对奥迪A6山寨到骨髓里。大概遭遇了太大的质疑声,不仅改名了,感觉整车的定位也下调了,动力是1.5T四缸机,车身钣金质量、内饰做工用料也只是普通家用车水平。感觉除了尺寸大,江淮拿这车“冲高”的计划算是“缴械”了。

从以上四款车(算上吉利博瑞是5款)可以看出,中国自主品牌在“冲高”的跑道上,其实各选手之间已经拉开了一些可见的距离。业界一直高喊自主品牌要冲高,其实谁不想冲,但真要冲上去且不掉下来,必须有相当深厚的积累,最好是“厚积薄发”。可是实情是,大多数中国品牌对于冲高要么一厢情愿,要么不自量力,要么“薄积厚发”,要么不择手段。最终的结果就是失败。

作为一个客观的横向观察者,我无法给中国品牌“冲高”建议一条理想的路径。像吉利收购沃尔沃、融合其技术这条看似走得通的道路,对于其它品牌也很难复制。任何厂商都有自身的优势资源,但我认为比“充分利用资源”更重要的,是清楚认识到自己的短板。因为高端车最不同于低端车的就是对于短板的容忍度,高端车不能有短板,包括底盘、动力、安全、操控、工艺、品牌、质量……哪怕只缺一个口,也可能导致产品难于在高端市场立足,那样的产品造出来也是白投钱。

最后,我们除了奋发自强,还要知己知彼。举几个这回车展上的例子来说明。

一是斯柯达Superb。这台车展示了斯柯达新的设计风格,是一台棱角分明、锐气十足的运动型B级车。现场看过实车的多数人,都对这个设计叫好叫绝。它示范了中高级车设计不一定只能遵循那些所谓的“主流元素”,如能开创自己独有的鲜明风格,会更加成功。

二是大众的CCoupeGTE。这是台高大上的概念车,设计确实非常“有范儿”,从宽大的车身比例,到精妙的前脸和腰线细节,都展示出雕塑级的设计水准。虽说量产未必如此,但同以展车论,我们的出品在别人面前确实显得过时了十年。

三是起亚K9。这是起亚有史以来最高级的轿车,5.0LV8动力能够说明它的档次。就产品本身来说,设计中庸,还不如中国品牌的几款车出彩,但是作为量产车,其钣金质量、内饰氛围用料,以及我还没开过但也比较能投以信任票的行驶品质,相信都在中国品牌任何产品之上(博瑞虽好,应该还是没K9好,人家是V8动力、8AT和空气悬挂)。

四是现代捷恩斯和雅科仕。这两款车在现代家族里都已经进化了两到三代,展现了韩系现代持续“冲高”的成果。有着和德日豪华车对手完全看齐的性能和配置,却依然谈不上在国内豪华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不过看看这两款车在上海车展的展台,格调极其高级,灯光效果一流,光这一点就没有一家自主品牌比得上。

最后再看两款终极高端车作品,都是概念车。一是别克Avenir,糅合气派与动感,短小下垂的尾部充满了上世纪初美国豪华轿车的风味。

二是英菲尼迪Q80Inspiration。大胆的比例、充满未来感的线面组合,即便如厂方所言在年面世,应该也比那个时候的车前卫5年以上。重要的是不仅前卫,还有着咄咄逼人的贵气,是至今为止我见过最具未来感的豪华车设计。

这两个例子说明,“冲高”除了设计水平和技术积累,还需要历史沉淀和对未来的前瞻眼光。由此引申到这个老道理:高级车是一个系统工程,真不是靠一些规格数据技术配置拼拼凑凑就马上能成事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qc/1077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