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寻访遇见最热血最美好的青春

黑色素种植 http://baidianfeng.39.net/a_ht/190619/7230157.html

这这这,这也太好听了吧~~

对,没错!

他们是

南乐职专音美专业的

团员代表

他们要去哪里???

嗨~

我们出发去青春寻访了

来看预告花絮

oh~~搞错了

再来一个

乐小团

带领同学们

首先来到了

南乐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位于近德固乡佛善村

de

01.濮阳第一党支部

濮阳第一党支部---佛善村党支部,成立于年4月,由早期共产党员、佛善村人刘大风同志创建。党支部成立后,积极开展农民运动,成立了“穷人会”和地方武装力量第四支队,开展了铲麦茬斗争,蟠桃会斗争,抗租、抗捐、抗税等一系列斗争,扩大了党的影响,推动了濮阳地区早期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直南地区抗日活动的中心,为解放濮阳地区包括大名一带、建设新中国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寻访热血青年---刘大风

刘大风是南乐地方党组织创始人、地方武装创始人。早期的南乐人民,深受地主阶级、反动军阀、帝国主义的联合剥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现实情况与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南乐党组织的建立成为反抗统治阶级的革命斗争的必然。

年,在大名七师求学的刘大风接触到先进思想,在他的英语教师、中共党员冯品毅的介绍下加入中国共产党。随之建立大名七师党团支部,刘大风任书记。刘大风同志是南乐县第一位共产党员。

年1月,刘大风放寒假回到家乡佛善村先后发展刘峰、刘介发、潘斌等人入党;

3月,成立了南乐县第一个党小组,随后又发展了吴书升、吴思温等一批党员;

4月,成立了中共佛善村党支部,刘峰任党支部书记,这便是当时濮阳一带第一个基层党支部——中共佛善村党支部的成立。

随后,在第一党支部的影响带动下,中共石任村支部、留固店支部、南乐一高支部、东节村支部、古寺廊支部相继建立。同年4月,中央北方局选派刘大风到武昌农民讲习所学习,聆听毛主席讲授《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培训结束后,他以中共顺直省委特派员的身份,领导大名、南乐、清丰、濮阳党的工作。

10月,刘大风组织成立中共濮阳县委并任县委书记。年12月,中共濮阳县委迁至佛善村刘大风家里,在他们的帮助下,中共南乐县委在年成立。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全面侵华。国共经过多次谈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年10月,日军攻陷邯郸、大名,黄河以北一片混乱。在此危机时刻,中共临时直南特委书记刘大风回到直南,迅速恢复建立直南各县党组织,并在近德固留固店组建了直南地区共产党直接领导的第一支抗日武装——四支队。部队初建时,借用国民党石友三部一八一师游击队番号,成立当天,就有40多人报名参加,短短几天就集合了60余人,50多支枪。11月,刘大风与河北省民军司令高树勋共同抗日,游击队改番号为“河北民军第一路第四支队”,简称“四支队”,刘大风任副支队长,队伍很快发展到余人,建制3个中队,1个通讯排,成为了一支初具规模的武装力量。

刘大风带领南乐人民深入开展南清公路作战、吴家屯战斗、奇袭东节村日军碉堡、一夜奇袭三个碉堡多个游击战斗,抗战持续了八年之久,年4月27日,南乐战役胜利结束,不仅解放了南乐全境,也结束了南乐人民受苦、受难、受压迫的历史。

同学们所思所悟

通过来到濮阳第一党支部进行青春寻访,红色革命精神深深触动了同学们的心。正是因为许许多多共产党员,无数仁人志士“以爱国相砥砺,以救亡为己任”,挺起脊梁、奋起抗争来为国家、为民族、为人民做出的伟大历史贡献,才有了现在日益美好的生活。

习总书记说,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中华民族是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emm~

下面,乐小团

同学们寻访第二站

恒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主角是

DuangDuangDuang

闪亮登场

02.扶贫人物王艳艳

她叫王艳艳,这是一位94年的小姑娘,小小的身体却拥有大大的能量。大学毕业后在郑州一家摄影公司做摄影总监,在她事业正是风生水起时,一次偶然机会接触到了生态循环农业,便下定决心回家创业建设家乡。

年她回乡创建了“河南恒牧生态农业有限公司”(位于南乐县寺庄乡)。公司主要从事良种湖羊、繁育及推广;饲料用当地玉米秸秆,实施粮改饲;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亩,已注册商标“葡小妹”、“小葡仙儿”品牌。

王艳艳积极响应“百企帮千户”精准扶贫行动号召,创新五种精准扶贫模式,积极参与到脱贫攻坚这项伟大事业中来。

一是创新到户增收模式。公司与户贫困户签订协议,即:贫困户利用到户增收资金购买市场价值1万元的六只湖羊,将湖羊进行托管,公司实施“六个统一农区养殖模式”,即:统一投放基础母羊、统一配种、统一防疫、统一技术培训、统一饲喂标准、统一高于市场价格10%回收羔羊,从而使贫困户摆脱了无技术困扰,抵御了市场风险,确保了农户效益。期间公司每年定期分红给签约贫困户元。

二是产业扶贫新模式。乡政府投入万元扶贫专项资金,建设10座钢架保温羊舍,租赁给公司,每年租金16万元,乡政府将此项资金作为扶贫基金,带动全乡户贫困户每年户均受益元。

三是土地流转模式。即流转贫困户土地58亩,涉及38户,租赁费每年1元;

四是企业带贫。充分发挥生态立体循环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带贫效能,种植优质大豆0亩,种植“阳光玫瑰”葡萄亩,养殖湖羊只,带动25户贫困户在种养加项目上转移就业,每月增加劳动性收入元。

五是“贫困户+合作社+公司”的产业帮扶模式。贫困户将小额贴息贷款,购买湖羊加入到“乖乖羊”专业养殖合作社,每年获得至少元的保底受益,贫困户通过抱团取暖、企业承担风险的方式,实现39户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的目的。

小艳艳成为了寺庄乡脱贫道路上的重要力量,用青春书写着自己的人生华章。

寻访路上,遇见青春

热血美好

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

遇见了许多前多未有的考验

生在这个时代的我们

也幸运拥有了太多闪闪发光的榜样

寻访的路上

一段又一段热血又温情的故事打动着我们

青春寻访行走南乐

见证最热血最美好的青春!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sh/961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