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白癜风西安哪家医院好 http://baidianfeng.39.net/a_zhiliao/131226/4317332.html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坐落于“千年帝都,牡丹花城”的洛阳,长期浸润于河洛文化之中,形成了“明德、博学、强体、创新”的院训,多年来,体育学院紧抓学校创建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良好机遇,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狠抓师资队伍建设,内强素质,外树形象,为学校创建“国内先进、省内居于前列,具有自身特色的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做出新的贡献!
河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年招生计划-录取原则报考我校体育教育专业的考生,文化分和专业分均达到生源所在省确定的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按照专业分的排序从高分到低分择优录取;实行平行志愿的省份,若省级招办(考试院)有明确的投档规则,学校按生源地投档规则执行,若无统一的投档规则,按我校录取规则执行。
学院概况学院下设有党政办公室、学生工作办公室、体育教育系、7个教研室、1个体质健康监测中心、1个教学实验中心、1个场馆中心等13个机构;拥有体育教育本科专业1个,体育管理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同时拥有洛阳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校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校级重点实验室等3个科研平台;还拥有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省级在线开放课程、校级优秀教学团队、校级在线开放课程、校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大学生创新实践平台等教学实践平台。
开元校区运动疗法技术与运动康复教学实验中心学院领导学院机构设置师资力量学院现有教职工62人,专任教师56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20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教师总数约41.07%;博士11人(4人在读)、75%教师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硕士生导师4人;河南省优秀教师1人、河南省教学标兵4人、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1人、河南省教育系统优秀教师1人、洛阳市优秀教师5人、洛阳市优秀专家1人;国际级裁判员1人、国家级裁判员4人、国家一级裁判员32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3人,现已形成了一支结构较为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
科学研究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承担国家级项目2项、省部级项目37项、教育厅15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98篇、教改论文46篇;出版专著28部、教材10部;发明实用新型专利32项;获省级社科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获科研经费.6万元,为培养高素质体育师资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研究成果在提高教学质量、服务政府决策、创新体育理论方面产生了积极的作用,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解决体育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提供了大量的理论依据,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学术团体及社会的充分肯定。
人才培养专业培养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河南、面向全国,对接新时代“健康中国”战略,适应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富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坚定的从教信念,具备扎实的体育学科知识、娴熟的运动技能和突出的教育教学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自主发展能力,能够在中学、教育机构等专业领域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科研及管理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体育师资。
专业优势:专业教育场馆设施完备,建设有各类标准的室内外运动场地;学科快速发展,已建立本硕二级人才培养体系且具有硕士推免资格;办学水平成效显著,、年在武书连中国大学排行榜中我校体育教育专业获得A等级;年在河南省普通高等学校第二批本科专业评估中我校体育教育专业荣获河南省第三名的好成绩;年体育教育专业荣获“河南省一流专业”立项建设;呈现出健康、强劲的发展态势。
专业建设:近三年,学生考研率、就业率持续提升,考研率平均达28.3%;3年来组织学生参加河南省大学生各项体育竞赛,获得55个奖项,其中前三名38项。年我院学子在第九届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上,2人获得大会论文主题报告,1人获得大会论文墙报交流;年我院学子在中国国际飞行器设计挑战赛总决赛中荣获电动滑翔机项目三等奖;在第一届“体彩杯”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优胜奖,年我院学子荣获河南省“挑战杯”大学生创新创业金奖;这些都充分反映了我院创新人才培养质量,彰显了学院育人的成效。
教学资源场馆建设
目前学校拥有运动场地面积20.17万平方米,包括田径场、篮球、排球、足球等室外场地块,能满足公共体育教学及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室内运动场地面积2.1万平方米,包括篮球、排球、网球、乒乓球、健美操等室内场馆,能满足专业体育教学及校体育代表队训练的需要。近3年,学校又先后投资万元新建主体育场1个、篮球场5块、排球场4块、网球场10块、风雨网球场2块;投资万元建设非标准田径场1个。
实验室建设
目前拥有运动技术疗法与运动康复教学实验室、运动与体制健康测诬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理实验室、运动技术、机能与心理诊断实验室占地平方米,仪器设备总价值余万元,主要用于完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基础教学实验课程与创新实践教学任务。
科学研究学术成果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规划和国家体育总局项目2项,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项目、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教育厅项目等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52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余人次;荣获河南社科优秀成果奖、河南省社科联和省经团联奖、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地方性成果奖、国家基础实验中心奖等67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32项。
学术交流体育学院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工作。近几年,体育学院先后邀请崔乐泉、林克明、谢琼桓、刘纯献等知名专家讲学16次,学院先后派遣3名教师去美国、德国、韩国参加学术交流,学院教师参加中国学校体育科学大会、中国体育科学大会、全国学生运动会、部门裁判等科报会人次。
学生工作按照学校学生工作的总体思路,积极贯彻创特色、出成效、上水平”为工作目标,以“精细化管理”和“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努力推动学生工作,““面向学生、服务学生、培养学生”的作风建设为重点,结合学校五大工作模块,十二条路径7项课外素质学分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全面推进大学生课外培养体系建设、推进学生学风建设的十项措施,努力发挥学生工作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
学工队伍建设为进一步加强辅导员及学业导师、班主任、创新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当院通过制定体育学院学业导师工作量分配管行办法、体育学院班主任管理办法(试行),修订体育学院学业导师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文件,加强辅良员、学业导师、班主任及创新创业导师的管理、考核机制。同时通过制度规范辅导员、学业导师、班主任及创新创业导师工作,增强辅导员、学业导师、班主任及创新创业导师的责任心,不断提高辅导员、学业导师、班主任及创新创业导师的综合素质。
级辅导员:高国军
学业导师:马建伟
班主任:邓旭
创新创业导师:倪宏竹
级辅导员:高国军
学业导师:郭海芳班主任:李昊泽
创新创业导师:李洪超级辅导员:樊亚伟
学业导师:丁辉创新创业导师:李洪超
级辅导员:樊亚伟
学业导师:龚豪杰
班主任:郝一匡
创新创业导师:倪宏竹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学院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为抓手,全面开展各项党建、团建工作。历年来开展多种思想政治类教育,活动、会议,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力。以党建带团建,充分发挥党员、团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不断加强基层学生党支部与团支部的考评与管理,使广大学生党员、团员加强纪律意识、增强规矩意识。加大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严格执行学生党员发展的程序,加大学生党员、团员教育管理力度。
日常管理与行为培养工作以抓好养成教育为突破口,以各种活动为载体,加强对学生的纪律、安全教育管理,扎实开展德育工作,维护学院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学业指导与学风建设工作以特色活动为抓手,全面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塑造良好学风为目标,结合体育学院自身专业特色与学生情况,举行各种教学技能大赛及经验交流会,努力提高体育学院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学业发展规划、职业发展规划以及就业发展规划。
困难帮扶与诚信励志教育工作紧紧围绕学生“适应困难、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心理问题、就业困难”三大帮扶主题,建立帮扶学生档案,有针对性做好帮扶工作。以四六级美语、期末考试考风考纪教育大会、诚信还贷教育大会等活动为契机,开展各类诚信励志教育工作,培育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实践创新能力培养重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科研和技能竞赛通过大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努力提开学生实践、认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次活动中受到媒体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