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追踪江淮汽车寸步难行净利下跌七成

江淮汽车被北京市生态环境局指出存在排放造假嫌疑——控制污染装置以次充好,与此同时,江淮汽车一季度净利下跌7成。

5月5日,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一则公告显示,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淮汽车”)的污染装置涉嫌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并出厂销售,监管局将对该情况进行重大处罚。本应在4月15日进行的听证会,在江淮汽车的延期要求下,将于5月16日进行。

除了涉嫌排放造假,江淮汽车近期的盈利状况也不容乐观。4月30日,江淮汽车同时披露了年年报及年一季度报告,报告指出公司出现营收增长而净利润下跌的态势,其中,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近万,下跌7成,若因此次排放造假造成大额罚单,或将再次重创江淮汽车本就不景气的盈利能力。

再度造假

5月5日,江淮汽车被曝涉嫌对污染装置以次充好,冒充排放检验合格产品出厂销售,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将对该事件举办听证会,江淮汽车可能将遭到重大处罚。

在该事件中,具体是哪些车型的污染装置以次充好,以及数量如何,北京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表示对于该事件的具体内情尚不知晓。

江淮汽车因排放造假被罚并非首次。年,江淮重卡曾因排放造假而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其通过修改《合格证》上的车辆发动机型号,以“国三车”(中国第三阶段汽车排放标准)冒充“国四车”(中国第四阶段汽车排放标准)进行销售。虽江淮汽车当时对该事件的解释为“经销商所为”,但业内人士表示,修改发动机型号并非易事。在这个行为上,经销商难以自己行动,在大概率上主机厂是知情并且有所帮助的,“毕竟国四要求出台之后,经销商库存的国三车就不能卖了,大量库存就将造成大量损失”,该业内人士分析称。

据悉,“国三车”与“国四车”的区别主要在于国家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有不同的标准,包括污染物的标准值和的净化技术。

在对于车企排放造假的问题上,监管部门保持着严格处理的态度。据悉,大众汽车、凯马汽车和唐骏汽车也都曾陷入过排放造假问题,最终收到了监管部门对其进行大额罚款、停止生产和销售、暂停新产品申报等惩罚措施。

明知排放造假后果严重,为何江淮汽车会在同样的问题上重蹈覆辙?江淮汽车品牌部门负责人拒绝回应。

质量投诉多

除了多次排放造假,江淮汽车也多次深陷过“质量门”。江淮同悦轿车曾被曝车漆鼓包锈穿,许多车的车身及底盘附近的钢板锈穿,并因此登上过晚会。据悉,该情况为主机厂在生产同悦时,使用普通钢板替代了防腐性更强的镀锌钢所导致。

在中国汽车投诉网上,江淮汽车收获了大量投诉信息,主要指向其发动机异响、启动困难以及车身和电气等问题。自年至今,江淮汽车发动机的相关投诉达条,车身及电气相关投诉达条。

一位购买了江淮瑞风M4的用户表示,车买来之后小毛病不断,发动机反复出现问题;另一位购买瑞风M5的用户称,汽车购买之后先后出现仪表机油灯不显示、发动机机油损耗大、门窗故障等问题。“两年修了二十多次,还没修好”,一位江淮S3的用户表示很无奈。

净利下跌

近两年来,江淮汽车的销量处于低迷状态,盈利能力也有所下降。

产销快报显示,江淮汽车4月份销量为3.49万辆,同比下滑24.72%。其中,乘用车在4月份的累计销量达辆,SUV、MPV和轿车的销量分别为、和辆,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21.28%、57.69%、2.66%。

江淮汽车4月30日公布的年年度报告显示,年公司销售各类汽车及底盘46.24万辆,营业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1.92%,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7.9亿,上年为4.3亿元,同比下降%,未能维持盈利状态。

同时,江淮汽车公布的年一季度报告显示,年一季度公司营业总收入.5亿,同比增长13.7%;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万,同比下降69.1%。

在年一季度报告中,其他收益较上年同期下降75.61%,江淮汽车解释为主要系本期收到的政府补助减少。

江淮汽车一直是政府补助大户,年至年,江淮汽车收到的政府补助超80亿,在如此强烈的扶持下,江淮汽车的盈利能力仍旧不容乐观。业内人士分析,江淮汽车销量下降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定位和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而此次排放造假事件以及江淮汽车将面临的重罚,对孱弱的盈利能力和企业形象方面,都无疑是雪上加霜。

风险分析1、国际贸易摩擦风险

当前经济全球化进程受贸易保护主义影响较大,随着美国再次对我国征收贸易保护关税,必将影响汽车产业的发展。

2、税收政策对汽车行业的影响

我国汽车消费的市场潜力巨大,可是汽车消费环境的状况却是十分恶劣。据有关部门统计,仅国家有关部委统计在册的税费就达多项,收费总量达多亿元,部分地区附加在汽车上的收费竟达车款的30%至50%。另外,还有一些地方征收牌照费、购置费及各种杂费,这些车外费相当于中档车车价的30%以上,再加上每年超过1万元的维护费用,使得不少消费者放弃购车。高税费严重影响了中国的汽车消费环境,这是目前汽车消费市场启动的最大原因。当交通设施建设市场化运作后,同时配套渐进的汽车消费政策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优化汽车消费环境需要一系列的政策。

3、产业政策

汽车产业政策重点从生产环节向销售环节转变,以便更好地发挥汽车产业的支柱作用。政治要素主要涉及世界贸易组织、垄断与竞争立法、环保和消费者保护立法、税收政策、就业政策和与法规、贸易规则、企业与政府的关系等几个方面。逐渐完善汽车法律、法规体系,是我国汽车工业能够顺利发展的先决条件。

风险规避

1、加强客户选择,把好准入关要严格审查新进入的汽车经销商客户。对扩建新店、投资不动产或其他领域的汽车经销商客户,在信贷介入时务必谨慎,严防经营性周转贷款被借款人长期占用。

2、加强资金需求和交易背景审核,对不同产品实施差别化管理认真分析汽车经销商客户营运资金情况和缺口需求,重点审查客户申请额度与实际需求是否匹配,严格防范汽车经销商以汽车销售周转资金需求为名,长期占用银行贷款并挪用于扩张新店或投资不动产;认真审查客户申请信贷产品的合理性,选择适合客户的授信产品;重点核实生产商汽车销售计划、合同等情况,确保交易背景真实。对小企业汽车经销商客户,要按照小而专的特点发展小微企业信贷业务,重点强化抵押担保措施。

3、强化集团统一授信管理,防范过度授信风切实强化汽车经销商客户集团统一授信管理,防范多头授信风险。严防集团客户成员企业通过隐蔽关联关系在多家银行机构获取授信后挪用银行资金过度扩张风险。

4、从实质性代偿能力强化担保措施认真判断担保措施的实质性代偿能力,从严掌握并落实汽车经销商客户授信担保措施。除重点优质客户外,对于以集团客户内部关联企业互保的情况,要增加土地、房产等抵押措施。尽量不接受以其他类似汽车经销商企业提供担保。

5、根据汽车经销商风险特点,切实强化贷后管理密切跟踪贷款资金的使用情况,防止客户短贷长用和挪用贷款资金,特别要







































白癜风症状有那些
北京中科医院十二年专注白癜风医学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qc/404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