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线特稿江淮汽车,会沦为下一个华晨吗汽

精彩导语:虽然合资合作能够带来大量就业机会和国外先进汽车产品,但目前除了广汽集团,几乎所有中国参与合资的汽车公司,主要利润和技术均仰仗外资品牌,这一点在华晨汽车上体现尤其明显。而现在,情况不妙的江淮汽车也许会走上这条老路。

11月27日,江淮汽车发布公告称,与大众汽车集团签署合资合作备忘录,正在就多用途汽车(包括但不限于皮卡、MPV、电动商用车等)产品研发、销售及市场领域,成立一家新合资企业的前景和可行性进行评估。

今年6月,江淮汽车已经就生产新能源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成立了一家合资公司。与一个外资品牌,同时设立两家合资公司,这个在中国汽车史上的创举,标志着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集团全面合资。

对于目前经营状况恶化,销量下滑的江淮汽车,跟大众汽车集团全面合资可谓是一场“及时雨”。至少从一汽和上汽两个“老大哥”的经验来看,与大众汽车合资,是稳赚不赔的。

不过,对江淮汽车而言,笔者认为这个过去坚持独立自主的汽车公司,从此坠落,可能将会沦为下一个华晨汽车。

之所以这样讲,首先是因为目前在中国汽车市场,虽然合资合作带来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国外先进的汽车产品,但目前除了广汽集团,几乎所有中国参与了合资的汽车公司,主要利润和技术均仰仗外资品牌,这一点在华晨汽车上体现尤其明显。而现在,情况不妙的江淮汽车也许会走上这条老路。

众所周知,上世纪90年代华晨汽车凭借金杯汽车,迅速在商用车市场站稳脚跟,市场份额一度达到60%,随后华晨也开始研发自主轿车。然而,当华晨牵手宝马以后,华晨宝马产生的巨额“代工”费用,让华晨汽车财报愈加亮眼。

与此同时,华晨汽车自主板块则持续萎靡,华晨中华品牌销量持续减少,金杯客车可能面临着退出历史舞台的窘境。虽然华晨汽车的没落还有其他原因,但企业研发、产品持续羸弱,却像一面镜子照射着江淮汽车。

目前,江淮汽车在传统汽车领域情况堪忧。乘用车方面,今年1~11月,江淮汽车仰仗的SUV销量仅为24.8万辆,同比锐减55.5%;虽然MPV和轿车有所恢复,但无异于杯水车薪。这也拖累江淮汽车整体销量在前11个月减少近20%。

销量暴跌也反映在江淮汽车的经营数据,今年前三季度,江淮汽车营业收入为.4亿元,同比减少6.7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为2.19亿元,同比减少73.24%。

如果扣除补贴等经常性损益,江淮汽车则出现了.8万元的亏损,同比减少.86%。这让人担心,一直以来注重自主研发能力的江淮汽车,未来还有多少资金会继续投入。而在大众汽车集团即将介入,江淮汽车很明显可能沦为一个通过“代工”获得丰厚回报的代工厂。

另一方面,虽然江淮汽车算是较早押宝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中国车企,可是在新能源退坡的同时,大众汽车已经投入了大量资源,所以江淮汽车能在新能源领域获得多少话语权,让人担忧。

时间回到11月16日下午3时,笔者依稀记得,现任江淮汽车董事长安进出现在大众汽车集团广州车展媒体沟通会上的讲话。他表示,江淮将为大众在中国的战略推进做出支撑,甚至保驾护航。

这翻令人唏嘘的表态,不免让人联想到几年前退休的江淮汽车“教父”左延安,一个带领江淮自力更生,自主发展的倔强老者。

颇为讽刺的是,就在江淮汽车走上合资老路,可能沦为下一个华晨汽车的时候,一汽、东风和长安三大汽车集团传出组建“战略联盟”,将在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联合出海“走出去”、新商业模式等四大领域开展全方位的合作。

文字为()原创,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号文章,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bj/1284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