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行业专题研究家电转型新能源助力业绩再

(报告出品方/作者:国海证券,孟昕)

1、行业端:新能源车行业景气度高企,部分家电企业拓展业务切入汽零赛道

1.1、新能源汽车领域前景广阔,助推汽零行业规模提升

新能源汽车行业规模持续高增,头部效应逐步显现。受国家产业政策扶持,环保政策趋严,行业重大技术不断突破等因素影响,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快速发展。根据乘联会数据,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零售销量达.33万辆,同比+.5%,增速亮眼;渗透率达24.7%,同比+13.9pct,实现大幅提升。年1-7月,比亚迪汽车、上汽通用五菱、特斯拉中国、吉利汽车、奇瑞汽车位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前五,合计份额达55.4%,行业头部效应逐步显现。

政策和传统车企转型共同助力新能源车行业发展,带动汽零市场规模提升。根据中汽协预测,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达万辆,同比增长56%+。我们认为,全球燃油禁售计划的实施、国内产业支持政策的出台以及传统车企的新能源转型计划均有望促进新能源车行业市场空间扩张,使得下游整车需求高涨,进而推动新能源汽零行业规模快速提升:政策方面:燃油禁售确定新能源车替代,政策扶持推动国内行业发展。

1)多国推出燃油禁售计划,助推新能源车行业全球市场扩张。近年来,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通过国家计划、行政法案等方式制定了燃油车禁售计划,我们认为,随着未来禁售政策的逐步落地实施,新能源汽车逐步替代油车的确定性较强,新能源车全球市场空间或将更加旷阔。

2)持续推出扶持政策,助力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我国持续多年出台相关产业政策,通过免征购置税、发放补贴等方式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快速发展。年7月,商务部等印发《关于搞活汽车流通扩大汽车消费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针对支持新能源汽车购买使用、加快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等6方面的12条措施,为国内汽车以及新能源车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进一步的政策支持。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对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扶持力度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有望长期享受相关政策红利。

下游需求方面,传统车企开启电动化转型,助力新能源汽零市场规模扩张。受原油价格上涨、环保政策加码及市场需求变化等因素影响,大众、奥迪、宝马等传统燃油车企纷纷计划进行电动化转型,并有望凭借其品牌、销售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我们认为,随着传统燃油车企电动化转型步伐提速,下游新能源汽车产量及销量渗透率或将持续提升,下游旺盛的需求有望带动新能源汽零市场规模快速提升。根据中研普华数据,年新能源汽车零部件市场规模达亿元,同比+53.07%,发展迅猛。

1.2、部分家电企业切入新能源汽零赛道,技术和生产端优势助力转型

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位于产业链中游,可划分为六大功能板块。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游为金属、电解液、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等原材料领域,中游为以电池、电控、电机系统为核心的零部件领域,下游为整车制造及充电服务等后市场。根据功能不同,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可划分为电池系统、电子系统、电机系统、热管理系统、底盘系统,车身及其附件六大板块。

家电企业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延展业务至六大新能源汽零板块。家电企业通过技术拓展或收购的形式布局新能源汽零细分赛道,目前热管理系统、电机、电池等六个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板块均有家电企业涉足。其中,海信、美的在内的多家主营业务与制冷相关的家电企业顺势切入热管理业务,布局汽车空调系统及热管理系统;德昌股份、星帅尔、佛山照明、莱克电气等企业也纷纷将主营业务拓展至新能源汽零领域。

底层技术相通叠加生产规模优势,助力家电企业进军新能源汽零领域。由于家电企业新能源车领域业务的技术原理和零部件普遍与其原业务多有共通之处,我们认为,其转型新能源主要依托底层技术相通和生产规模优势。以新能源车热管理系统为例,其核心零部件大多为空调等家电零部件的进一步升级或改造,如阀类由原来的热力阀升级为电子膨胀阀,并在原有技术基础上升级出四通阀、电磁阀等新能源汽车适配产品;盾安环境、三花智控等家电企业也得以凭借在空调制冷方面的技术积累,和原有的生产规模优势成功切入新能源汽零赛道。

2、公司端:依托自身主业优势,顺力布局新能源汽车相关领域

业务拓展+收购兼并,依托主业优势布局新能源赛道。多个家电企业深耕主业产业链多年,成功培育了优质的制造能力与技术优势。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加速提升,一些家电企业开始依托主业优势,积极探索新能源赛道,以追求新的业务增长点。以转型方式划分,进军新能源赛道的企业可分为原有业务拓展及原有业务移植+收购两类:前者通过延展自身业务实现转型;后者结合内部延伸与外部收购布局新能源业务。

2.1、基于原有业务技术沉淀,研发底层互通的新能源产品

2.1.1、制冷业务巨头转向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的研发

盾安环境:长期深耕制冷领域,拓展业务聚焦汽车热管理赛道

进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较晚,在热管理业务上已发展出较丰富的产品矩阵。公司前身为诸暨店口振兴弹簧厂,年与国内科研所合作正式成立盾安,主要业务包括制冷配件及制冷设备生产,广泛用于家用、商用空调等领域。公司进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后,在汽车热管理业务上有冷媒侧、水侧、热管理机组三条产品线,冷媒侧产品包括电磁阀、电子膨胀阀、控制阀、热力膨胀阀等,水侧产品包括多通水阀、水泵,热管理机组主要为GATMS系列,产品类型多样。

在制冷领域的技术沉淀使公司开发出具有技术优势的汽零产品,与多家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公司制冷配件业务主要包括电子膨胀阀、电磁阀等产品,与热管理领域技术具有互通之处。公司利用冷媒平衡压力的方式研发出大口径电子膨胀阀,并采用针阀结构,可以在降低成本的基础上更精准调节流量,提升电池均温性。通过研发具有技术优势的产品,公司成为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等主机厂及银轮、拓普等热管理新势力的合作伙伴,并与宁德时代等电池企业及部分商用车车企在电池热管理方面建立了合作关系。在热管理领域发展迅猛,在产品市场上具有较高的占有率。截至年6月,公司定点项目总量纲金额达30亿元,并赢得小鹏的项目,与红旗、东本、理想等企业均有项目在接触。公司在国内截止阀产品市场上占有率连年位居第一,于年达到40.7%,并在四通阀、电子膨胀阀及电子阀市场上占有率均位列前三。

格力电器将兜底公司债务,在格力支持下公司将逐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产品矩阵。公司是格力电器的空调制冷配件主要供应商并被格力控股。年7月,格力电器宣布就盾安环境的关联担保债务承担最终兜底责任,并拟授信一年期额度10亿元以缓解公司短期资金压力,继续拟以现金方式认购公司非公开发行的1.39亿股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9.30%)。格力致力于拓展新能源汽车领域,其注资将有助于公司进行汽零部件的研发生产。

三花智控:以制冷业务起家,在汽零业务的热管理市场具有先发优势

以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起家,逐步扩大业务至汽车零部件品类。三花集团前身为“新昌制冷配件厂”,是制冷空调零部件优质供应商。公司于年并购英维斯集团旗下兰柯公司的四通换向阀全球业务,成立汽零公司并进入汽车零部件领域;全资收购三花汽零后开始大力发展汽车热管理业务,并于年增资7亿元,增资后汽零总注册资本为21.6亿元。

聚焦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产品多样且市占率处于领先水平。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的主要产品为空调热力膨胀阀和贮液器,随着新能源汽车技术的革新,公司在热管理领域进一步拓展开发新产品,如用于电池和电子设备冷却、发动机和动力系统冷却的电子水泵、电子水阀、电子油泵、电池冷却器、冷却板和油冷器,以及用于新型冷媒和热泵空调系统的各类冷媒切换电磁阀等。公司是全球重要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电子膨胀阀、四通换向阀等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第一,截止阀等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与多家知名车企合作,持续加强新能源汽零的生产及研发投入。公司已与通用、大众、沃尔沃、宝马、比亚迪、上汽、蔚来等著名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并与宝马、比亚迪在内的部分厂商签订独家供货协议,涉及比亚迪海豚、元PLUS两款车型及宝马ETXV项目、Chiller+EXV项目。年公司产能为万只。除杭州、印度的生产基地外,公司将筹募资金用于绍兴滨海、墨西哥、波兰生产基地的厂房和生产线的建设。截至年度,公司筹募资金承诺项目中有7个项目与新能源汽车有关,项目总预计可增加产能万套。

两大业务规模逐年上升,汽零业务增长迅猛。公司总营收由年的95.81亿元逐年上升至年的.21亿元,其中制冷及汽零两大业务规模保持增长态势,收入占比均连年增加。年制冷业务收入为.18亿元,同比增长16.36%;汽零业务收入为48.02亿元,同比增长94.50%,主要系新能源汽车市场景气度持续提升导致热管理产品市场规模高速增长。

2.1.2、家电配件技术向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配件转移

德昌股份:吸尘器+多元小家电+EPS电机构筑三驾马车,新能源业务未来可期

业务多元化,实现家电领域与汽车领域双线发展。公司主要从事电机及家用吸尘器的研制开发,同时涉足美容美发产品及家庭健康护理行业;子公司宁波德昌科技有限公司致力于汽车EPS无刷电机的研发生产。发展过程中,公司以吸尘器为基础性业务、以多元小家电为成长性业务、以EPS电机为战略性业务,进行多层次业务布局。

持续加大EPS电机业务方面的研发投入,已掌握产品核心技术及工艺。根据公司招股书,在年到年期间,公司在EPS项目上的投入逐年递增,增速较快,聘请具有丰富专业经验的研发及管理人门团队负责EPS及制动无刷电机产品的创新研发工作。年公司研究人员数量同比增加%。此外,公司已投资建立两条专用生产线及全套检验设备,建立完成离散型智能制造数字化车间,可以自主完成EPS无刷电机的量产。

积极推进EPS电机合作项目,项目成效可期。公司与EPS系统龙头舍弗勒、采埃孚等国际知名转向系统供应商合作,对多款型号电机进行研发并完成试样。此外,公司与上汽、奇瑞、长城、长安、比亚迪等车企积极交流并开展合作,截至年,公司成功实现13个型号项目的定点,预计累计销量可超过万台,其中公司新获采埃孚定点的总金额超2亿元。公司仍在推进有关30余个型号的EPS电机及制动电机项目。小家电业务增长快速,EPS无刷电机营收占比较小。公司是行业内领先的吸尘器制造企业之一,已形成核心部件研发与自制、模具设计与制造、产品开发与设计、整机组装等完整的业务体系。年吸尘器业务(包括洗地机、吸尘器干机、吸尘器电机及其配件)实现营业收入22.45亿元,同比增长34.91%;小家电业务(包括头发护理产品及其他)营收4.38亿元,同比增长25.33%;EPS电机及制动电机业务确认营业收入.65万元。

东方电热:电加热器从家用拓展至车用,持续开发PTC产品护卫新能源业务增长

以电加热器起家,并将该技术广泛拓展至多领域。公司成立于年,年在深交所上市,是我国国内领先的空调辅助电加热器及冷藏陈列柜除霜电加热器制造商之一。除家用电器电加热器外,公司同时进行新能源加热设备的研发,如多晶硅冷氢化用电加热器、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等,并涉及锂电池材料、光通信材料业务。从PTC电加热器切入新能源汽车业务,持续投入增加产能。民用空调的辅助加热主要依靠于PTC电加热器、电加热管及除霜电加热器等,公司于年首次涉足新能源汽车PTC业务;年后公司相继研发出第二代水循环PTC以及新兴PTC加热系统;年公司新能源汽车PTC电加热器产能25万套,并募集资金6.04亿元,主要应用项目包括万套新能源电动汽车PTC电加热器项目,主要研发项目为大巴防水型电加热器、电热管式水暖加热器及注胶式PTC电加热模块。

积极开拓新能源汽车客户,业务增长亮眼。年公司持续加强与比亚迪、一汽、上汽等车企的合作伙伴关系,并与滴滴汽车等新用户积极接触,实现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销量35.1万台,同比增长76.4%,营收达1.03亿元,同比增长.99%。此外,江淮、零跑等企业均为公司新能源汽车业务的主要客户。营收主要来自家用电加热器的生产制造,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营收占比较小。公司主营业务可划分为家用电器、新能源(工业装备、汽车元器件及锂电池材料)及光通信三大板块。家用电加热器销额占其营业收入50%以上,尽管新能源板块营收占比在年至年间由9.80%提升至22.38%,但年新能源汽车用电加热器销额仅占营收的3.69%。

光峰科技:以技术优势切入车载投影业务,与部分整车厂商形成合作关系

凭车载激光显器件切入车载显示领域,获国际汽车工作组(IATF)认证。公司成立于年,主要产品为以ALPD技术为主导的激光显示核心器件及整机,广泛覆盖影院放映、车载显示、工程投影等应用场景。由于激光显示具有体积小、亮度高、能耗低、散热量低等优势,其与车载场景的适配性高于LED等其他光源,公司顺势切入新能源汽车车载显示赛道。年3月,公司获得IATF: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标志公司获得进入国内外汽车行业供应链的准入通行证,对公司进一步拓展车载激光投影显示业务产生积极推动作用。

积极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与部分汽车厂商开展合作。公司产品主要覆盖智能座舱场景,包括HUD、车窗投显、车载天幕等。公司的车载激光显器件具备亮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强、兼容长焦和超短焦显示等优势,在不影响透过性的前提下,能将任意表面变成显示画面。年,公司成为华为智能汽车合作伙伴,为华为座舱DEMO车提供车载天幕。截至年末,公司已针对汽车多应用场景完成了原理验证工作,并开始进行车规级光机的量产研发工作。截至年3月,公司已成功与部分整车厂商和一级供应商展开合作。此外,公司于年3月邀请同济大学智能型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余卓平担任独立董事,为新能源汽车业务提出专业意见与建议。

2.2、收购新能源相关公司,助长拓展新能源业务

海信家电:深耕白电三十余载,收购日本三电强势切入新能源汽车热管理赛道

凭冰箱业务发家,以白电为核心拓展完善产品结构。公司前身为广东珠江冰箱厂,后与日本日立合资成立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涉足空调市场,与惠而浦联合成立公司后进军全球洗衣机市场,并收购欧洲著名白电企业Gorenje。公司于年收购日本三电,正式布局汽车电动压缩机、汽车空调及热管理业务。产品涵盖海信、科龙、容声、日本“HITACHI”、美国“YORK”(中国区域)、Gorenje古洛尼、ASKO、三电“SANDEN”八大品牌。

投资13.02亿元收购日本三电控股,切入汽车空调赛道。年海信成功并购三电株式会社,获得约75%的表决权。日本三电以OEM产品为主,是全球领先的汽车空调压缩机及系统一级制造供应商。三电的汽车业务产品包括空调压缩机、暖通空调设备、空调管道、热交换器及电动冷却液加热器,其中空调压缩机在年全球销量占有率中排名第二。年报表期间三电汽车业务实现营收.14亿日元,主要客户大众汽车及德国戴姆勒汽车分别占比13.5%及12.1%。三电在欧洲、北美及亚洲(包括中国)均设有工厂,在日本、中国、美国、德国及法国均设立研发中心以加快电动汽车空调系统及零部件的研究。

整合全球资源,协同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日本三电可利用海信全球化供应链资源优势,通过采购的规模效应降低采购成本,压缩产品交付周期;海信可通过整合优化全球研发资源,推动汽车用电动压缩机、汽车空调系统及热管理系统相关产品的研究开发,推动集团新能源汽车业务的强劲发展。年海信实现营收.63亿元,以汽车空调压缩机及综合热管理系统为主的其他主营业务收入73.42亿元,占比10.87%,增速达.8%,其中三电公司影响51.14亿元。

格力电器:银隆+盾安双线推动新能源汽车业务,实现第二增长曲线

拓宽第二增长曲线,加速多元化产业布局。近年来,格力持续探索除空调业务外的第二增长曲线:1)立足空调主业,格力不断扩大垂直产业链布局,将上游原材料采购与精密模具的研发纳入自身业务体系,加强品质与成本控制;2)格力不断延展在制造与技术端的优势,进军多品类家电及智能装备领域。同时,格力瞄准高景气的新能源赛道,连续收购银隆新能源与盾安环境,布局新能源汽车、储能等领域。银隆更名格力钛,钛酸锂电池助力公司入局新赛道。年格力竞得银隆新能源3.36亿股份,并将银隆更名为格力钛。银隆多年来深耕结构更稳定,安全性更强的钛酸锂电池技术,应用于新能源客车、储能等领域。格力钛客车在超过7年的时间中未发生电池安全问题,电量衰减率小于5%。年,格力钛并入母公司报表,格力实现29.07亿元的绿色能源收入,以新能源客车为代表的工业制品收入达到31.95亿元。收购银隆帮助格力在新能源汽车与锂电池板块成功立足,拓宽了公司第二增长曲线的业务范围,格力的多元化布局逐步显现。

入股盾安,格力新能源布局再完善。公司于年拟受让盾安环境2.7亿股股份,成为盾安控股股东。盾安是国内制冷阀件业务的龙头企业,获得CQC、UL、CE等众多国家和地区的安全认证,产品涵盖热管理系统中的电子水泵、电子膨胀阀等众多关键部件。盾安已与比亚迪、小鹏、蔚来、银轮等企业就汽车热管理业务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收购盾安帮助格力钛进一步拓展客户的同时,也助力格力主业对产业链上游产生更强的控制力,发挥协同作用,完善格力的新能源业务布局。

美的集团:家电龙头切入新能源汽车赛道,逐步完善汽车产业链垂直布局

业务布局多元化,入股多家公司发展新能源汽车业务。美的集团业务覆盖智能家居、工业技术、楼宇科技等五大业务板块,具备专业化研发、生产、销售压缩机、电机、芯片、变频器和散热模块等高精密核心部件产品的能力,并以广泛应用于家用电器、3C产品、新能源汽车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近年来,公司通过自主扩张与外部并购的方式,入股多家新能源汽车相关公司,强势切入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赛道。

成立威灵汽车,聚焦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公司于年成立安庆威灵汽车部件有限公司,于年正式投产驱动系统、热管理系统和辅助/自动驾驶系统三大产品线的5款汽车零部件产品。年2月,威灵汽车的新能源汽车零部件战略新基地奠基,项目总投资约亿元,重点突破核心基础零部件等“四基”瓶颈,主要生产助力转向电机、新能源汽车电动压缩机、驱动电机等产品,打造热管理、主驱动、辅助/智能驾驶三大系统研发中心及国家实验室。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万套产能,实现年产值亿元。

收购科陆电子,布局新能源汽车充电市场。年5月,美的以29.96%的表决权成为科陆电子的控股股东。科陆电子主要从事智能电网、新能源(含新能源汽车充电及运营业务)及综合能源服务三大业务。年,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强劲增长的背景下,公司主机厂已经与小鹏、爱驰、威马、长城、吉利等车企建立合作,充电云平台接入站点覆盖全国28省约个城市,整体规模居全国运营商前列。

切入多个细分赛道,完善新能源汽车业务布局。年,美的收购合康新能18.73%的股份,其旗下的合康动力拥有整车控制、交流变频和车载电源三大横向技术及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纯电动系统两大纵向技术;合康智能专注新能源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柱业务。美的于年成立的上海美仁半导体公司预计在年可实现汽车芯片的量产,并首先应用于新能源汽车水泵的控制。此外,公司从年开始推动的库卡收购计划已于年5月通过库卡股东大会审议,库卡已赢得江苏金彭集团的弧焊机器人订单,成功进入新能源交通工具制造领域。美的通过收购不断完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垂直布局,同时为被收购公司在供应链、分销及技术层面提供支持,利用美的对客户需求的理解帮助其进行合理的战略制定。

莱克电气:自主品牌+ODM+核心零部件构筑三大主线,并购帕捷布局新能源赛道

吸尘器业务起家,依托电机构建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莱克电气最初以吸尘器ODM业务为经营模式开始创业,依托在吸尘器电机领域的研发技术,后进军园林工具领域,并步入汽车电机领域,成为福特、丰田等知名整车厂的暖风机及冷凝器电机供应商,汽车业务为公司的核心零部件收入带来了新的增长点。经过多年在核心零部件领域的探索,公司成功构建出包括高速数码电机、铝合金精密压铸和CNC精密加工、精密模具智能制造和锂电池组件包四个部分的核心零部件产业集群。

成立全资子公司,总投资13.5亿元扩大新能源零部件产能。年,公司出资4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莱克新能源,用于扩张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等关键零部件产能,项目总投资13.5亿元,预计年全面竣工,达产后将形成约20亿元产值。该项目有助公司将核心技术产业化,增强公司新能源精密零部件的生产能力,满足下游市场需求。

并购上海帕捷,产生协同效应。年公司成功收购上海帕捷%股权。上海帕捷深耕汽车零部件加工制造多年,产品包括对球墨铸铁、铝合金压铸、铝合金重力浇铸及锻件的精密机加工,合作客户包括福特、大众、戴姆勒等知名厂商。这一收购将为公司新增年产值15亿元,并有望与公司原有的铝合金精密零部件业务产生强协同,并继续强化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领域的布局。

公司营收稳步增长,新能源零部件业务占比快速提升。公司整体营收从年的57.1亿元增长至年的79.5亿元,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26.6%,增速较快系公司家用清洁自主品牌业务线上销售的增长。公司持续布局新能源零部件领域,铝合金精密零部件业务由于契合源自电池续航考虑带来的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需求,年铝合金精密零部件业务营收同比增长达到66%。从营收构成来看,以新能源零部件为主的其他产品收入占比五年间提升了6.5pct,标志着公司核心零部件业务重心不断向新能源领域倾斜。

星帅尔:积极拓展新能源领域,并购浙特电机布局新能源汽车压缩机业务

主要聚焦制冷压缩机业务,同时涉及光伏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司主要从事研发、生产及销售各类制冷压缩机、小家电用配套产品、光伏太阳能组件、中小型及微型电机等产品,涵盖家用电器、工业、新能源汽车、电梯等多个领域。公司通过收购华锦电子进入密封接线柱产业,并全资收购浙特电机,进军新能源汽车行业。

子公司具有较强研发实力,深入推动新能源汽车产品研发。浙特电机主要从事中小微型电机的研发生产,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积极推动新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覆盖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电机等,已在新能源汽车用电机技术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其中,YMZT系列车用涡旋式压缩机永磁同步电机被评为浙江省制造精品,新能源汽车用多级冷却电机及系统开发被评为浙江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此外,子公司华锦电子研发生产的空调压缩机密封接线柱系列产品已用于新能源汽车领域。致力拓展合作伙伴,积极布局新能源领域。公司新能源汽车相关产品主要直接供货压缩机厂商,客户包括芜湖奇点、车谊家、海立、蓝石新动力等。浙特电机于年开始逐步开拓新能源汽车用电机产品客户,其客户包括上海海立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等。浙特电机及华锦电子已与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家达成合作意向,并完成验厂开模。未来公司将继续积极推动渠道拓展进程。新能源汽车业务占比较小,收购实现双赢。年公司营收13.69亿元,其中家用电器压缩机业务营收8.52亿元,占比62.2%;光伏业务营收2.54亿元,占比18.6%;厨余粉碎机、新能源汽车等电机业务营收1.83亿元,仅占比13.4%。公司通过收购实现新能源战略布局,且由于与浙特电机在产品方面具有相关性,双方可在客户资源、产品、技术、管理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实现协同效应。

佛山照明(车灯):通用照明+电工+汽车照明构筑三大板块,收购南宁燎旺布局全车车灯业务

业务包括通用照明、电工、汽车照明三大板块,致力于产业链一体化布局。公司主要从事照明产品的生产制造,先后布局电工及汽车照明领域,并购南宁燎旺53.79%股份,收购国星光电21.48%股份。南宁燎旺主要业务为车灯产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国星光电主要业务为LED封装,生产白光器件、LED指示器件等产品,其中,白光器件可应用于汽车领域,LED指示器件常用于显示模块、车载电子等场景。公司通过收购完善产业链一体化布局,为客户提供整套照明、电工解决方案和机动车车灯设计方案。

南宁燎旺具有较完善的汽车照明产品矩阵,业务地理布局范围较广。燎旺主要产品包括车灯套组及灯具配件两大系列,前者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五菱、重庆长安、东风柳汽等传统整车厂商及苏州紫荆清远等新能源汽车厂商,后者主要供货于华域视觉等车灯总成厂,公司产品基本覆盖汽车所有车灯产品类型。为实时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在柳州、重庆、青岛、印尼均已建立生产基地,并建立柳州光电、柳州复煊、重庆桂诺、青岛光电和印尼燎旺5家子公司,并已在国内大中城市建立余个售后网点。

加大对车灯业务的投入,与燎旺形成协同优势。收购南宁燎旺为公司快速切入汽车主机厂市场并做大汽车相关业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同时公司助力燎旺进入新的主机厂供应链,加快其研发进度,在显示屏、灯具技术集成、总成尺寸链CAE分析等方面均取得突破。年公司车灯产品营收8.99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18.84%;研发费用率为4.27%,同比增加1.36pct。主要研发投入的五个项目中有两个项目与车灯相关,分别致力于推动LED汽车车灯智能化及产业化、汽车远光模组的智能化。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精选报告来源:。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bj/119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