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江淮乘用车加推嘉悦X7加速

近日,海底捞的一封“致歉信”登上热搜。信中,海底捞官方就涨价行为公开致歉,并表示即日起将价格恢复至门店停业前的标准。其实不仅海底捞,近段时间很多连锁餐饮品牌都陆续传出涨价的消息。比如春节期间公开诉苦的西贝莜面村、定价本就偏高的喜茶等品牌。接连出现的涨价现象,让网友们吐槽和抱怨声淹没了此类消息下方的评论区。当然,在这个特殊时期下,餐饮业遭受的惨重打击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对于餐饮企业的涨价行为,消费者即便嘴上说着“可以理解”,但心里仍怨气难平。原因很简单:企业没钱,老百姓也一样。所以,这种试图利用旁门左道来止损的做法,无异于自雷,同时也让海底捞、西贝莜面村等餐饮品牌快速沦为众矢之的。反之,麦当劳倒是很好地给海底捞等品牌上了一课。近期,麦当劳推出了39元半价金桶活动,效果立竿见影。这其实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问题:报复性消费可能并不存在,而且,消费者对于“花钱”这件事,明显已开始三思后行了。而海底捞涨价事件,其实对各行各业都是启示,包括当下同样处于水深火热的汽车行业。中国汽车品牌该如何避免被淘汰?是以价换量饮鸩止渴?还是无助祈祷政策救市?抑或等待传说中的“报复性消费”?这些显然并不可靠。换句话说,假如真的出现报复性消费,那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将变得更难存活。毕竟,无论餐饮品牌还是车企,没有谁敢自称是行业内不可替代的角色。只有核心竞争力才是永远的“铁饭碗”。这个道理,江淮汽车就想得比较明白,用实实在在的产品诠释了何为“未雨绸缪”。说到这里,一定有人会好奇的问,为什么将江淮汽车作为模板进行研究?先别急,看完你会明白。居安思危谋长远,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众所周知,中国汽车市场的首次明显下滑是在年开始的。在年之前,中国车市始终保持着不同程度的增长。按道理来说,那些年,各家车企的日子都算得上滋润,即使是一些在现在看来非常边缘化的车企,都至少能跟在后面混口汤喝。那个时候,绝大多数车企可能都没想过哪天会吃不饱甚至没饭吃。但是,年6月,江淮与大众正式签署合资企业协议的消息在国内乃至全球汽车圈儿炸开了锅。一时间,各种声音在坊间传开。有人质疑,江淮汽车作为老牌车企,既有商用车,又有乘用车,为什么还要继续折腾?其实,这就是我上文所说的未雨绸缪。抛开这次合作主题的新能源领域不说,江淮汽车与大众汽车的合作不仅能进一步提升江淮汽车的品牌声量,更能借此机会学习和借鉴大众汽车的先进技术、流程标准、管理思想等,帮助江淮汽车实现向上突围。事实上,江淮汽车的确很好地把握了这次和大众汽车的合作机会。早在年,我曾参观过江淮汽车工厂。准确来说,那次的重点参观对象是当时与大众产品共线生产的瑞风S4。现在回想起来,感触依然很深,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当时江淮汽车的车间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的一句话:“和大众汽车合作之前,江淮汽车虽然在品控上也有严格的把关,但是一直缺少一套严苛、固定的标准,但现在这套体系导入后,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行就是行,不行的就必须重做,不存在模棱两可。”而他口中的这套体系,其实指的就是德国汽车工业积累百年的VDA质量管理体系,当时所有的共线产品其生产的四大工艺和过程都是按照这套体系严格执行的,同时完全按照大众汽车的质量控制点来把控,包括冲压车间单件精度以及整车细节,哪怕仅有一点瑕疵也要立刻返工。除了这套管理体系,在硬件水平上,江淮汽车也有了质的提升。比如冲压线车间应用的那台T伺服压力机,是当时国内首台最大吨位。此外,焊装线台Fanuc机器人、涂装线32台ABB静电喷涂机器人等设备的应用,搭配上蓝光自动监测、DTS在线监测等多种先进检测手段,使得江淮汽车的产品在品控、精细程度等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此外,除了品质得以提升,在技术相关方面,江淮汽车也始终坚持用技术赋能高质量发展。所以对于技术相关投入,江淮汽车从不吝啬,不仅早就拥有了自己的海外研发设计中心,每年还会将销售收入的3%-5%作为研发投入。自年以来,江淮汽车累计投入研发费用亿元。年,江淮汽车就以专利申请公开量件做到了全球车企中排名第二位。截至年,江淮汽车累计拥有授权专利超过1.4万件,成为国内首家专利过万的车企。这些数据,足以证明江淮汽车领先行业的研发能力。嘉悦系列正当红,江淮乘用车开启新时代诚然,对于普通消费者来说,谈及江淮汽车在研发上投入了多少钱、拥有专利多少件,不过只是数字罢了,能直观让消费者感受到江淮汽车提升的唯一方式,就是将技术落地到产品。而这,也是江淮汽车多年来坚持的最终方向。年的成都车展,江淮汽车携全新轿车嘉悦A5正式亮相,也标志着江淮乘用车正式迈入3.0时代。自此次亮相后,嘉悦A5就成了市场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bj/10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