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浅入眸,把时光轻轻拍起;
起伏跌宕,又一轮江淮少年漫步燕园。
故乡的月光,印水无痕,却是天涯甚远;
身旁的少年,鲜衣怒马,畅言逸兴飞扬。
二零一七,未名湖畔,
江淮人物谱重整旗鼓,再度启航。
为江淮学子建一个温馨港湾;
给未名湖畔添一抹徽风皖韵。
凌云腾飞,尽展徽州风采;
矢志不渝,共度青春韶华。
饮冰数年,热血未凉;
扶摇直上,再创辉煌。
个人简介
康骅(hua第二声),毕业于合肥一中的弱弱,安徽池州人,没参加竞赛无奖项(泪目)。热爱学习(大雾),是班上的学习委员,经历了成绩的几番大起大落,终完美收官,现已被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录取。
喜欢音乐,但没有乐理知识;喜欢游戏,但现在只玩音游;喜欢运动,但纯粹业余;喜欢阅读,但只看中意的书;喜欢电影,但对豆瓣评分偶尔怀疑。
回顾三年,突然发现自己勉强也算经历很多。
三年前我稀里糊涂参加合肥一中自主招生,同时来的人都知道是招生考试,只有我以为是单纯来长见识的,所幸获得了优秀营员资格。后来父母多方咨询,加上我当时中考失利,对老家的中学心生恐惧,不想再见曾经的同学,最后反复思量决定前往合肥求学,我想这也许算是一种缘分?如果中考差强人意我可能就留在家乡,也就没有后来这些有(ci)趣(ji)的回忆了。
高一
初入合一,很快适应了住校生活,一年在四平八稳中度过,比较遗憾的是学校学生组织没怎么参与,在人际交往上可能有点耿直,如果我哪里得罪各位了请多多包涵(瑟瑟发抖),也因为自身眼界不够错失了竞赛机会,从此走上纯高考党的(伪)康庄大道。
高二
高二分班,老师阵容豪华不得不佩服班主任抽签的手气(我们学校班主任抽签决定选老师的顺序),我担任数学课代表和学习委员,满怀期待开启了高二生活。然而,我们班高开低走,一路下行,持续低迷,被套牢了。高二下学期我干了两件极其愚蠢的事,一是熬夜看小说,有一次周六看到早上太阳初升,二是和室友晚上熬夜打桌游,严重影响白天的听课效率。不出意外那段时间考试花式跪。后来,用佛家的话叫醍醐灌顶,突然意识到这样的生活是无意义的,网络小说中的一切是别人的意淫,所有的主角光环和我都不会有任何关系,这种阅读快感掩藏不了背后的虚浮,桌游适度娱乐即可,三国杀再刺激架不住你第一轮就死啊。。
高三
大概就这样悬崖勒马,转眼便是高三。高三上学期乏善可陈,下学期倒真的是非常刺激。。。
感谢叶文沁同学的高端操作,这非常直观地反应了我高三后期的状态(捂脸)。
分享比较有趣的一个小细节,我考了年级第一后和语文汪老师聊我成绩不稳定,她安慰我没事,段三上去,一模下去,六校联考上去……最后高考上去,没想到“一语成谶”。坦白讲现在我仍然对我这样的大起大落非常疑惑,除了羽毛球和夜跑我基本已经断了娱乐活动,现在能回忆的也就是调整心态的一点感触了。我一模爆炸后和班主任吴老师谈了,他说可能基础不牢,数学小题失分严重(错了七道选填),我就刷高考必刷系列的小卷。最痛苦的是华大联盟考试,那段时间我自我感觉全身心投入学习,结果考出了三年最差成绩,那真是用事实告诉你:“别努力了,没用的。”出成绩那天整个人都处于离魂状态了,在看到妈妈关切的眼神的时候,就彻底崩溃了(请想象一下一个一米八多的汉子抱头痛哭)。其实哭过之后整个人冷静了很多,当然还是很痛苦,反思了最近把太多时间投入清扫化学生物的知识点,总体训练量缩水了很多,然后就是重新安排时间,疯狂地做题,但保证绝不熬夜,绝不超过十二点睡觉,坚持夜跑不旷。最后三模也算打破魔咒,开始趋于稳定。
我觉得我最棒的就是高考两天的精神状态,沈学长说考着考着你会突然意识到这是高考,但我全程没有这种感觉,仿佛就在合一考模考一样,感觉眼前就是一套非常严谨的试题而已,这种心态让我在数学导数大题看错题目浪费一半答题区域后仍然冷静地划掉再来,在物理大题写错区域后淡然重写,最后理综超常发挥,圆梦北大。
最后
最后选择北大主要是胡老师来学校的时候真的很亲切风趣,当时就被圈粉了,后来博雅前,我和平易近人的徐学长搭上了线,然后成为北大铁杆,最后进入光华。
希望能在北大成为一个能够让自己快乐也让周围人快乐的人。
愿君不负十年寒窗苦,于北大得遇风云化为龙。与诸君共勉。
采访:叶文沁
撰稿:叶文沁康骅
排版:葛睿祺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