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想当年看《古惑仔》的时候,最令人深思的一句话就是: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这个句话用在江淮身上非常恰当。因为犹记得两三年前,那时候SUV开始全面兴起,而除了CR-V、途观、翼虎等等二十万元级别的合资车型,当时十万元甚至十万元以内级别也是有自主品牌车型可选的,哈弗H6就是从那个时候一直红到现在,包括当时的比亚迪S6、奇瑞瑞虎、长安CS75都算的上是老将了,但除了它们也有一些不那么知名的品牌也借助SUV车型搭上了时代列车,江淮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在那以前,人们认识江淮更多的是通过瑞风及M系列的商务车、轻客车星锐、皮卡瑞铃、帅铃等商用车型,但是仅有和锐等聊聊几款轿车而已,但就这两三年却马不停蹄的推出瑞风S2、S2mini、S3、S5等多款SUV车型,其中瑞风S3更是一时间成为了炸子鸡,月销量最高峰达到过2.6万多台,虽然这种火爆有些莫名,但细想之下却也不难明白:新潮的外观,便宜的价格,合适的尺寸,当时在十万元以内没有太强的敌手,而消费者对于SUV又是趋之若鹜,消费热情如暴涨溢出的洪水涌向了还没来得及做好全面准备的江淮。
为什么说它没有做好全面的准备呢,因为在这销量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却连年爆出了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早在13年,央视的晚会就爆出了江淮车型为节省成本,未使用带有防锈功能的镀锌钢材,用普通刚才取而代之,由此导致了很多车型出现大面积的车身锈蚀的情况,而在被曝光之前对于消费者一直采取爱理不理态度的江淮,在很短的时间做出回应,董事长带领高层在公众面前鞠躬致歉。
然而江淮的质量问题并未就此停息,在之后的14款的S3、S5等产品上都爆出了不少问题,且都集中在核心大件上,如发动机怠速不稳、异响、机油乳化,变速箱异响、顿挫、无法换挡,制动系统异响、生锈,轮胎吃胎、偏磨、跑偏,转向系统异响等等,虽然随着时间推移,投诉量有所减少,但这些核心大件上的问题却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全面解决。并且不仅仅是产品质量本身,江淮在产品营销上也曾出过类似于今年晚会爆出的与耐克气垫鞋相似的乌龙。
在当时中国汽车质量网受到了70宗关于S5的投诉,其中近一半是关于6MT异响和无法挂档的问题,就算是更换变速箱总成也无济于事,而江淮在宣传中号称这款6MT变速箱供应商为格特拉克,这却立即遭到了德国格特拉克公司的抗议,因为这款变速箱的实际来源却是安徽星瑞齿轮传动有限公司(原江淮汽车齿轮制造有限公司),而这是江淮故意为之还是连忙更换的供应商就不得而知了。
连年的质量问题,让江淮的口碑难堪,最后也体现在了销量表现上。就在最近的2月份,江淮乘用车业务同比大跌4成,其中SUV业务则下滑5成被腰斩(降幅50.48%),本就不太炫目的轿车业务更是下滑了7成,仅销售台,而重灾区则在纯电动领域,2月销量仅为台,继1月“吃鸭蛋”之后销量同比下滑89.42%。江淮的这种暴跌,除了新能源更多是受政策变动的影响,但也不排除曾今因为电池工艺粗糙导致的标定续航里程与实际不符,短时间内衰减严重的问题所造成的影响,所以最关键的还是受到质量问题的牵连,因为对于用户来说,虽然买的是一款廉价车,也完全可以容忍这样和那样的缺点,但却无法容忍这种大件上的缺陷。
比如如今就有着不少越骂越火的车型,H6就是典型的例子,动力肉、油耗高、涡轮迟滞这些“问题”都被饱受诟病,但为什么它依然是国内卖的最好的SUV呢?因为这些问题,更多是技术上的问题,你无法把耗油、动力弱、响应慢归结为质量缺陷,用户花10万买款自主SUV的心态也是路人皆知:相对实用、有面子、性价比高,但前提是别给我动不动掉链子,而技术是否先进完全不在考虑范围内,而江淮却选择了质量缺陷这个大忌。
小结:所以说,选择出来混,并没有问题,每一个企业都有享受时代热潮的权利,江淮在那个时候加入也证明了其具有远见的目光和不甘于商用车的野心,但却在深知自己品牌力一般,也技不如人,只能选择低价战略的前提下,采用这种无下限的降低产品质量的方式,实数有些下三滥,这不仅仅辜负了用户对江淮的信赖,更多也是给整个自主阵营抹黑,在加上江淮这几年也没少盈利,但其产品无论技术还是质感却并无多少长进,S7等新产品依然充满借鉴元素,消费者对其愈加失望,在这个消费升级,对手从里到外改头换面的时代,江淮仅有低价已然难以为续。
汽车
行业
发展
与
研究
把脉行业动向
还原真实情况
ing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