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易主,大众接盘机遇挑战

北京什么皮肤病医院好 http://m.39.net/pf/a_4658077.html

年11月25日,江淮汽车发布了有关大众、江淮合资进展的公告,其中提到:

这意味着,大众中国将持有江淮大众高达75%的股权,这在汽车合资品牌中属于首创。除特斯拉(上海)是特斯拉在国内建立的独资公司以外,在以往的汽车品牌合资公司中,外资控股不超过50%,此次大众中国注资江淮,打响了中国汽车产业合资变革的第一枪,意味着中国汽车产业将进入全面开放的时代。

此外,两者的合资公司:江淮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已正式更名为:大众汽车(安徽)有限公司,可以看出,该合资公司正在快速地“去江淮化”。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大众准备“去江淮化”,为什么不选择跟特斯拉一样建立独资公司呢?

大众的合资经验丰富

首先对于大众来说,控股75%的情况下,独资与合资的区别不大,而且大众在国内已有一汽大众和上汽大众的合资经验,但却没有国内独资经验,先以大股东合资的形势进入,再逐步转为独资无疑更为稳妥。

合资效率更高

江淮的生产线一直处于使用状态,现有的生产线和人员即使不符合大众的生产要求,也不需要做出大的调整,使用现有的生产线和人力既节省成本,也有利于大众(安徽)快速投产。

那么这个合资公司能给江淮带来技术沉淀吗?

我的回答是:恐怕不能。

对国内合资车企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合资公司是指国产品牌提供场地和生产线,由外国企业生产好核心部件后到国内进行装配,因此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企手中,国产品牌最多也只能吸收他们的装配工艺、公司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等,核心技术是摸不着的。

过去国内资本占优的情况下尚且如此,如今江淮只占25%股份的情况更是不用指望了。我认为江淮想要走得更好、更远,不能靠大众。

看了一下江淮10月份的产销报表,产销基本平衡,说明产能足够;其中乘用车销量为辆,其中SUV销量为,轿车销量仅为;商用车销量为辆,约为乘用车的两倍,其中轻型货车销量为辆。

数据读到这来,结论已经很明显,我认为江淮应该在自身深耕的商用车市场持续发力,并且要思考几个问题:

是否继续参与乘用车的战争?

选择新能源赛道还是燃油车赛道?

乘用车的核心竞争力在哪?

其实这几个问题已经有其他车厂回答了,下次我们聊聊国产品牌第一梯队的长城汽车是如何应对的。

我就知道你在看!新能源侠NEM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jc/643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