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ES6江淮造项兴初首谈这段不被看好

白癜风的治疗 http://m.39.net/pf/a_6159813.html

文字:俞凌琳/编辑:任鹏

当年为了不使用现代品牌而坚持江淮品牌,江淮将现代推给了北汽,如今北汽的自主品牌没有打造出来,而江淮则在完成了首轮自主品牌的建设后,选择了合资和合作。

从自主品牌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江淮汽车,无论是与蔚来的合作还是与大众之间的合作,虽然表面上看起来江淮让步很多,但是,江淮在合作中并非处于弱势地位。相反,江淮有自己的考虑------

已拿到ES6的书面承诺函

“蔚来第二款车我们已经拿到了ES6的书面承诺函。”4月16日,在合肥江淮乘用车工厂,在江淮汽车总经理项兴初领衔的江淮高管团队沟通会上,项兴初表示。而江淮蔚来工厂,将于下半年开始为迎接ES6进行生产线改造。

愉观车市了解到,虽然蔚来与长安和广汽签订合作协议,并在上海安亭打造自己的生产基地,但是,上海生产基地主要以生产轿车为主,而长安和广汽并不实体生产,更多是资本和项目的运作。比如,与广汽之间将推动蔚来换电模式的产业化。

自年11月,江淮和蔚来签订代工协议后,两者的结合在业内一直备受诟病。一是质疑代工模式是否走得通,二是质疑以中低端车为主力产品的江淮汽车,是否有能力造蔚来高端起步的产品。

特别是当江淮遇到业绩下滑的拐点,当蔚来“朝三暮四”寻找一个又一个的合作伙伴,甚至自己独立建厂等行为,都使得江淮和蔚来的“婚姻”不被看好,甚至有消息称蔚来的下一款车ES6将由广汽生产。

毕竟一个是相对低调的自主品牌,一个是喧嚣高调的互联网造车,两者碰撞在一起,除了绚烂的火花肯定还有对撞和矛盾。

不过,现实显然并没有那么糟糕,实际上,在合肥市经开区江淮蔚来的工厂内,生产正在有序进行,从4月份以后,已经陆陆续续交了几十辆车,目前工厂正处于生产爬坡期,按照正常的排期,9月份之前,将实现交车一万辆。

蔚来和江淮的合作,看起来是一桩并不平等的合作,毕竟江淮为了生产蔚来的产品,投资25亿元人民币,并且,新势力造车存在的风险,现在谁也说不清,加上蔚来和江淮之间并没有排他协议,一旦销量达不到预期,巨额投资如何收回对江淮而言也是考验。

不过项兴初对此并不担心,除了对蔚来的能力和产品有信心,江淮在与蔚来的合作中,同样有所收获,比如蔚来全铝车身的生产工艺等。

实际上,与其说给蔚来代工,不如说是解决了蔚来的生产难题。汽车制造并非简单的生产,从工厂的建设到生产线的打造以及生产过程的品质管理,对一家新势力造车而言,都是很大的难题。即便是特斯拉都遭遇产能瓶颈,而江淮可以说是弥补了蔚来生产上的天然缺陷。

借力合资树品牌

从自主品牌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江淮汽车,无论是与蔚来的合作模式还是与大众之间的合作,江淮在合作中并非处于弱势地位。

江淮和大众的新能源项目,股东双方资金今年2月份已经到位。而第一款车“思皓”英文名“SOL”与江淮iEV7S同平台。

试想一下,如果江淮平台不过硬,大众怎么会同意用?

项兴初透露:“江淮大众第一款车基于江淮技术,按照大众标准提升品质,而前提是江淮的技术和产品获得外方认同。”

大众与江淮合资,除了新能源轿车,未来的合作还将延伸到多用途车,包括MPV、皮卡及电动卡车的研发和销售。

江淮乘用车合资来的晚不晚?当然,当其他合资企业已经合资了30年后,江淮才开始了合资之路。江淮并非没有合资机会,上个世纪末,江淮和现代就在商务车领域曾经有长达10年的技术合作。两公司曾经在年底宣布成立合资公司“江淮现代”,生产瑞风商务车。但最终谈判失败,两家分手。

虽然失败的原因众说纷纭,但一个可靠的说法是因为江淮希望在合资公司中使用江淮品牌,最终没有获得韩方同意,导致最终一拍两散。

与此同时,以商用车为主的江淮,年提出了“商转乘”发展战略。年江淮首款轿车宾悦正式亮相后江淮乘胜追击,至年,江淮乘用车已拥有成型的产品体系,公司在乘用车领域形成C、B、A、A0级轿车及SUV、MPV六大系列平台,乘用车业务也大规模增长。

不过,眼下的江淮也遇到成长的烦恼,江淮汽车发布了年年度报告显示:年江淮汽车销售各类整车及底盘51.09万辆,同比下降20.58%,营业总收入.03亿,同比下降6.3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32亿,同比下降62.83%。

销量下跌,也带来了股价的下跌。对于江淮乘用车遇到的问题,项兴初坦言是因为江淮的品牌短板导致的。江淮进入乘用车市场后,卖的最好的一款车是瑞风S3,但S3是入门级小型车,这部分消费者对价格敏感,品牌忠诚度低,谁价格便宜就买谁。加上S3产品切换升级的步伐没有及时跟上,江淮后续也没有推出更有竞争力的高端产品,这也使得江淮在自主品牌企业近年来普遍借势火热的SUV市场纷纷翻身的时候,成为为数不多被SUV拖累的。

而无论是蔚来还是大众,都是品牌上的营销高手,这也是江淮可以从两个合作伙伴身上学到的。

转型关键期破局法则

“消费者在发生变化,随着汽车产品消费升级,汽车产品之间的竞争不再仅仅是价格和品质的竞争。”项兴初说。

与此同时,汽车的技术也在变化。之前的汽车是以燃油发动机作为主要动力的,目前汽车能源与动力在走向多样化,国家现阶段支持插电混合式动力、氢燃料电池、纯电动汽车。在传统发动机领域,对于自主品牌来说,同国外品牌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目前已经换到了新的跑道,从传统动力在向新能源转变。在“换道”之后,国外企业也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与考验。所以说,当前汽车行业的技术也是在变化的。

项兴初认为,随着电动化的发展,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也在飞速发展、进步。智能化的发展,未来的方向可能是无人驾驶;网联化后期将发展成为一个生态圈,汽车将变成人的另外一部手机,人的另外一个社交圈,与日常生活相关,车子将变得更加人性化;从销售层面来说,汽车在向共享化发展,这一点可以从共享单车的应用看出。

如何来应对这些变化?

“新能源的竞争市场没有迟到者,只有失败者,抢先不一定能做得好。”项兴初认为市场随时都在发生变化,而在现有的市场没有竞争力,谁都不能保证做新能源就有竞争力,所以,从江淮的角度而言,虽然在新能源上取得了暂时性领先,但是未来的路还很长,而眼下除了要将新能源市场做好,也要将传统车市场做好。

项兴初坦言江淮也正在进入转型期,这个转型期除了商乘并举,还要从传统能源汽车转为节能汽车、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这也是近几年江淮汽车的努力方向。

江淮的调整从研发端起步,成立了造型设计院,统领日本、意大利设计中心还有合肥本部的国家设计中心,并新成立了车联网研究院,以及江淮汽车的共享汽车项目也已经在启动中。

而在架构调整上,商用车、乘用车都做了调整。以乘用车为例,江淮将乘用车营销公司业务一分为三,成立研产销一体商务车事业部、新能源乘用车事业部和乘用车(包含轿车和SUV)事业部,并随之进行一系列组织架构调整,包括将品牌部整合为集团品牌部,由集团统一对江淮汽车的品牌策划、规划、策略进行统筹管理。

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江淮应对市场反应的效率更高。市场的需求,不用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去审批,事业部有决定权。同时,事业部也能责任到人,调动积极性,并通过分网销售同步解决渠道产品线过多的问题。“以前江淮的渠道,所有的产品都在卖,经销商哪个产品效益好就多卖哪个,而现在责任明确了,也没有退路了。”项兴初说。

往期精彩回顾王永清拒绝做“追随者”!上汽通用“别克蓝”抢跑新势力造车!陈安宁再造奇瑞:“智能化”自我颠覆暗流涌动别再抱怨合资股比放开!自强才是中国车企唯一出路拯救江淮!安进调整架构“内部赛马”王传福祭出“杀手锏”!十年增速仅达“及格线”的比亚迪能否翻身?对话爱驰CEO谷峰:最靠谱的新势力造车要会“物变钱”

"愉观车市"由入行十多年的汽车记者俞凌琳创办,本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jianghuaia.com/jhjc/611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